上海市国资委上周举行闭门会议研究稳定币与区块链基础设施,此举释放出在中国全面加密禁令背景下,国企可能开展相关试点的信号。
会议由上海市国资委主任何勤主持,重点探讨国有企业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展跨境贸易、供应链管理和资产数字化。据路透社最先引用的监管机构社交媒体摘要,何勤在会上强调需要”提升对新兴技术的敏锐度,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
虽然会议名义上是常规政治学习,但其对稳定币的关注暗示着政策思维的明显转变。一周前,深圳政府部门刚刚就稳定币骗局发布公开警告。
这种转变引发观察人士关注,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数字金融战略整体调整的一部分,旨在将投机性加密资产与国家认可的货币基础设施区隔开来。
“稳定币被视为主权金融工具,而非投资资产,”链上资本配置协议Spark核心开发团队Phoenix Labs首席执行官Sam MacPherson向Decrypt表示。他认为此举并非加密自由化的信号,而是国家主导货币基础设施的受控实验,”这能让监管机构在严格的资本管制框架内测试基于区块链的结算系统”。
MacPherson指出,亚洲地区对稳定币基础设施的需求正在激增,特别是在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等DeFi生态活跃的司法管辖区。
迫切需求与分层实验
在上月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首次公开谈及稳定币,标志着央行态度的转变。潘功胜承认其潜力的同时警告称,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正在快速重塑支付体系、缩短跨境结算链条,带来紧迫的监管挑战。
据北京独立媒体财新网报道,潘功胜用中文表示:”这些创新正在加速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发展,重塑传统支付结算体系。”
但在靠近权力中心的城市,稳定币仍是政策前沿领域:受到严密监控与谨慎测试。MacPherson指出,中国的这些举措”与香港长期对数字资产的前瞻性立场相呼应”,而”一河之隔的深圳在内地管辖下仍保持更高警惕”。不过如果”概念验证显示稳定币能推进特定项目”,其他城市”可能更愿意开启类似应用的大门”。
MacPherson认为这种自上而下协调与地方化实验的结合,折射出中国数字资产战略的精髓:严格管控与定向创新并存。”表面看似分歧,实则是分层实验。”他总结道。
每日简报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