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启动稳定币发牌制度 剑指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香港周四正式推出酝酿已久的法币挂钩稳定币发牌制度,在推进建设全球加密枢纽的进程中强化数字资产监管。

根据8月1日生效的新规,任何面向零售投资者发行或推广稳定币的机构须先行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的牌照。

牌照要求涵盖多重合规领域,包括储备资产管理、面值赎回、客户资金隔离、反洗钱规程、信息披露以及运营方的适当人选测试。

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推出标志着香港加密货币政策全面改革的最新进展。过去几年间,这座国际都市已实施交易所发牌制度并推出虚拟资产新规,旨在重塑其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金融门户地位。

此举亦紧随美国通过首部联邦稳定币立法《GENIUS法案》之后。

Animoca Brands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席萧逸向Decrypt指出:”关键差异在于监管架构——香港由金管局单一监管,而美国受联邦与州双层体系影响形成复杂监管层级。”

虽然两地均要求100%储备金保证兑付稳定性,但香港新规已即时生效且支持多币种体系,这或使香港成为更具灵活性的全球稳定币项目落户地。

需求升温

尽管本地市场规模有限,香港对稳定币的关注度持续攀升。戴维·卡梅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楷庭透露,客户正将稳定币视作潜在支付基础设施而不仅是投机工具。

“客户热衷探索稳定币如何赋能线上线下交易场景,突破单纯交易用途,”他补充道,”我观察到客户与稳定币发行方、支付平台建立合作的兴趣激增,预计将在金融、零售及本地商业等领域催生新应用场景。”

不过香港支付市场已趋饱和——实体店铺普遍支持Visa/万事达卡、支付宝/微信支付二维码、八达通拍卡及现金支付。在此环境下,稳定币短期内难以成为主流独立支付选项。

商界人士指出,真正的机遇在于国际应用场景。香港的全球贸易枢纽地位使其在跨境汇款和企业支付(特别是受困于传统银行系统低效的机构)领域具备优势。

Gate Dubai首席执行官、前Gate HK业务发展主管Edwin Cheung透露,内地企业对香港新规反应”热烈”:”他们希望通过自建稳定币或采用相关技术来升级商业支付网络。”

尽管中国严禁加密货币交易,京东、支付宝等电商巨头已确认探索稳定币在国际业务中的应用。

更广应用场景

Cheung举例称某旅游公司拟采用稳定币简化跨国收款流程,目前其全球酒店合作伙伴的款项回收周期长达30天。”部分南美地区合作方缺乏本地银行账户通道,稳定币能解决时空与基础设施双重障碍。”

他认为企业级应用将带动零售端普及,正如数年前支付宝进军香港市场的路径:”必须由具备成熟生态体系的大型企业将稳定币内置其中,通过用户引导实现规模扩张。”

但成本与普及度问题仍存争议。跨境支付公司Airwallex等机构明确排斥稳定币,质疑其解决国际转账痛点的实效性。

香港新规更有利于资本雄厚的参与者——2500万港元最低缴足股本要求可能阻碍小型创新者。Chavanette Advisors战略储备方案主管Tiena Sekharan建议实施分级资本要求:”应允许小规模发行者适用更低资本门槛”,并呼吁建立牌照互认机制,降低合规发行商的监管成本。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