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总检察长哈比布拉·沃希佐达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国非法加密货币挖矿活动造成352万美元损失。
沃希佐达在记者会上披露,这些损失主要源于矿工非法窃电行为,最终由国家电力公司承担了相关费用。
“有人从境外进口矿机设备进行非法加密货币挖矿”,沃希佐达指出,目前正在调查四至五起涉及矿机使用的刑事案件。
此前索格特州检察院也通报了类似情况,该地区正在处理七起居民楼内查获135台矿机的案件,造成逾3万美元损失。
虽然加密货币挖矿在塔吉克斯坦尚未被明令禁止,但这种现象与中亚国家普遍存在的非法用电问题密切相关。
今年1月以来,该国已立案190起相关刑事案件,涉及3988名嫌疑人,累计造成426万美元损失。
中亚非法挖矿乱象
塔吉克斯坦并非中亚地区唯一面临挖矿难题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当局近期就破获了利用非法电力挖矿的案件。
哈萨克斯坦金融监管局与国家安全委员会联合调查发现,过去两年间地方电力公司员工向矿企非法输送超50兆瓦时的民商用电力。
这些电力足够满足5-7万人口城市的用电需求。
哈方通报称被盗电力价值约1650万美元,案犯用违法所得购置两套公寓和四辆汽车,现已被法院裁定没收。
与塔吉克斯坦类似,哈萨克斯坦虽未全面禁止加密货币挖矿,但政府正着力减轻其对国家电网的冲击。
新出台法规要求矿场仅能向能源部购电,且单次采购不得超过1兆瓦时。
这类监管措施旨在限制自中国2021年禁止挖矿后急速扩张的行业规模,中亚地区低廉成本与宽松监管的组合正吸引大量矿工涌入。
“2021年中国清退矿工后,哈萨克斯坦挖矿活动激增”,Digiconomist创始人亚历克斯·德弗里斯向《Decrypt》表示。考虑到地理毗邻性及比特币价格上涨等有利因素,”这些地区对中国矿工颇具吸引力”。
中俄矿工的双重影响
推动中亚挖矿产业发展的不仅是中国矿工,俄罗斯从业者也在发挥作用。
TRM Labs全球政策主管阿里·雷德博德指出,近年来受制裁的俄罗斯实体正利用中亚加密货币生态,特别是在吉尔吉斯斯坦。
“鉴于该地区高度互联的金融基础设施,哈塔两国的非法挖矿可能借助相同的跨境网络、交易对手和清算渠道来规避制裁。”
中国的经验对哈塔两国具有借鉴意义——德弗里斯指出,即便在全面禁令后中国仍占据比特币算力20%的份额。
“虽然禁令效果显著,但要彻底根除挖矿活动仍很困难。”正如哈塔两国案例所示,在监管薄弱地区,小规模挖矿仍可暗中持续。
雷德博德总结道:”中亚兼具低廉能源成本、宽松监管和模糊法律框架的特点,这为无证矿场大规模运作提供了温床,往往能逃脱合规审查。”
每日要闻简报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