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北京的智谱AI(现更名为Z.ai)近期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但获得1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支持。该公司发布了两款开源AI模型,在全球基准测试中超越多数西方竞品,正筹备赴港上市之际直面美国制裁挑战。
这家初创企业(前称智谱AI)现被列入华盛顿的实体清单,该贸易限制工具用于标识美国政府认为涉及威胁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外国实体。
雪上加霜的是,Z.ai在周一博客中公开嘲讽旧金山OpenAI,指出这个现象级AI平台存在产品线混乱问题。相较之下,Z.ai全新开源模型GLM-4.5将推理与非推理能力整合为统一架构。
“过去五年,OpenAI的GPT-3学习常识知识,o1运用强化学习实现应答前思考,显著提升编码、数据分析和复杂数学的推理能力。”博文写道,”但最终模型仍非真正通用:各有所长却无全能冠军。GLM-4.5正致力于统一所有能力。”
OpenAI宣称其今夏末将发布的GPT-5将成为首个完全统一的工具。而当前GLM-4.5及其轻量版GLM-4.5-Air在12项行业测试中平均分达63.2与59.8,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OpenAI o3和Grok-4。
旗舰版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总参数量达3550亿,但实时激活参数仅320亿,效率远超暴力计算方案。
图示:z.AI
GLM-4.5工具调用成功率高达90.6%,超越Claude 3.5 Sonnet的89.5%和Kimi K2的86.2%。在网页浏览任务中,其复杂问题正确解答率26.4%,远超Claude 4 Opus的18.8%。该模型在MATH 500基准测试中解题率达98.2%,与Claude 4 Opus持平,且完全开源。
美国商务部1月将智谱列入实体清单,指控其支持中国军事发展。清单企业需特批方可采购美国技术,但智谱表示该认定”不会实质影响运营”——事实确如此:列入清单后国资持续加注。
珠海国资背景的华发集团3月投资5亿元,成都政府基金跟投3亿元,7月上海浦东创投与张江集团联合追加10亿元。知情人士透露,公司拟通过港股IPO再募资3亿美元。
公司原计划A股上市,因地缘政治紧张转战港股。2024年9月至2025年7月估值翻倍至400亿元(56亿美元)。其API定价为输入token百万0.11美元/输出百万0.28美元,约为西方同类模型的五分之一。模型权重已通过MIT协议发布于Hugging Face和GitHub。
GLM-4.5采用”混合推理”双模式:思考模式处理复杂任务,非思考模式提供即时响应。公司展示了通过自然指令构建完整网站、生成从宝可梦数据库到复杂演示的交互可视化案例。
截至2025年7月,中国企业已发布1509个大语言模型,占全球总量3755的40%,其中包含业界顶尖开源模型。除近期惊艳的Kimi K2外,阿里今日发布的Wan 2.2成为开源视频生成领域新标杆。Hidream-I1则是最佳开源图像生成器,海螺、SeeDream和Kling在视频生成领域击败诸多巨头。
Z.ai早期投资者包括阿里、腾讯和红杉中国。这家2019年从清华大学剥离的企业被誉为中国”AI四小龙“之一,是美方严苛政治限制下实现技术自主的关键力量。为构建AI生态,公司设立15亿元(2.11亿美元)”Z基金”投资技术衍生项目,策略类似OpenAI的开发者生态建设,但采用更开放许可条款。
用户可通过此链接体验新加坡服务器部署的在线版本。
通用智能通讯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