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通过里程碑式立法引导金融机构发展、亚洲邻国以清晰的稳定币框架竞速前行之际,印度庞大的Web3生态系统仍因官僚地盘之争陷入瘫痪。行业领袖警告,这种僵局正使该国承受数万亿损失。
当被问及印度银行是否准备好支持稳定币基础设施时,Polygon Labs全球支付与RWA业务负责人Aishwary Gupta对Decrypt表示:”没有一家银行准备就绪。”
Gupta在接受Decrypt专访时,探讨了印度在他所称的”加密冷战”中的处境。
他估计,通过将稳定币纳入国际支付流,印度每年可节省680亿美元(5.7万亿卢比)。但监管不作为已使这个拥有全球最大Web3开发者与用户基础之一的国家错失良机,而其他国家正在加速前进。
特朗普总统于七月签署《GENIUS法案》生效,为美国金融机构发行稳定币提供明确监管指引,主流机构正依据该框架筹备发行美元锚定的加密代币。
<span data-mce-type=”bookmark”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0px;overflow:hidden;line-height:0″ class=”mce_SELRES_start”></span>
Gupta指出,印度监管僵局的背后存在他所谓的根本性”权责危机”。通过与政府各部门的直接接触,他目睹了这一现象。
“没有人愿意承担主导责任,”Gupta解释道。他描述了财政部与电子信息技术部之间存在的协调难题。
他还提到高级计算发展中心、中央直接税委员会和金融情报部门,每个部门都涉及加密监管的不同层面,但无一愿意承担责任。
“所有人都在说应该由其他部门牵头,但没有人主动表示他们看到启动这项计划的价值,”Gupta指出,这种官僚僵局已持续多年。
当印度苦于确定单一主管机构时,迪拜通过VARA、香港通过HKMA、新加坡通过MAS、泰国通过专职政府区块链机构推进监管。
“我几乎为每个亚洲国家提供咨询服务,唯独无法为印度整体服务,因为我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或找谁对接,”Gupta说道。他列举了自己为亚洲多国政府设计现实世界资产(RWA)产品的经历。
据透露,Gupta与银行高管的对话显示出一种根植于实际顾虑的机构犹豫模式——在缺乏印度储备银行明确指引的情况下,银行持谨慎态度。
“他们最大的挑战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知道印度储备银行对此的立场,”Gupta解释道,”一旦获得明确指引,银行会立即拥抱稳定币基础设施。”
然而,加密货币交易所Gate.io印度区法务合规负责人Suraj Sharma在接受Decrypt采访时为监管审慎性辩护,指出存在”合法关切——货币主权、资本外逃和系统性风险”。
“未经监管的稳定币流动可能规避资本管制,潜在地破坏宏观经济稳定,”他表示。
Sharma补充道:”在出台区分汇款、B2B结算和链上外汇等用例的政策之前,风险大于收益。”他呼吁在推进前确保透明度与合规性。
尽管印度储备银行持续推动数字卢比计划,但Gupta质疑央行数字货币方案是否能把握真实机遇。
他指出,现有跨境支付业务中,银行从10万美元的国际转账中可获利2000-3000美元,这种收益模式造成机构对降本技术的抵触。
“我们需要至少一家银行率先行动,以产生连锁效应,”他表示,一旦有机构通过稳定币整合证明成本降低,竞争压力将推动全行业采用。
人才外流
监管真空加速了人才外流。Gupta称这已成为既定事实而非潜在风险。
“许多人已经迁移。我认为迁移仍在持续——顶尖人才大多已经离开,”他估计印度80-85%的顶级加密人才已移居海外。
尽管通过加密税收征收约520万美元(43.743亿卢比),印度仍缺乏有效监管框架来保护用户或培育创新。
就连创始团队源自印度的Polygon,虽已成为稳定币基础设施的全球领导者,却发现自己更多在帮助印度初创公司迁离本土而非在国内扩张,”以使人才获得成功”。
若难抗衡,不如顺应
印度的延误还发生在区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据报道,日本已授权JPYC发行首个日元锚定稳定币,由国内储蓄和政府债券支持。
韩国也成为重要竞争者,执政党与反对党提交了竞争性稳定币法案,在建立韩元锚定代币综合框架的同时授予金融监管机构紧急权力。
与此同时,香港的稳定币条例已于上月生效,使其成为全球首批监管法币锚定稳定币发行方的市场之一,尽管严格的KYC要求引发行业担忧。
即便限制加密交易的中国,也被传出考虑在香港和上海试点人民币锚定稳定币。
“全球经济已转向可编程货币与资产代币化,但稳定币在印度监管讨论中仍未得到充分重视与理解,”TCX联合创始人Upmanyu Misra对Decrypt表示。
Misra将稳定币竞争称为”地缘政治竞赛”,指出美国已然行动,欧洲和英国正在跟进,”若印度想在未来十年的数字金融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立即行动”。
“印度金融科技建设者已准备就绪,但他们需要的是信号而非警报,”他说。
根据Ripple《2025新价值报告》,超过86%的金融机构对采用稳定币持开放态度,其中三分之一已投入使用。超半数机构计划三年内整合稳定币,并将速度、稳定性和结算效率列为主要驱动因素。
Gupta对印度最终取得进展持谨慎乐观态度,指出有三支团队已在监管明确后即刻启动稳定币服务的准备——一家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和两家拥有成熟技术的资金充足的小型企业。
他建议开放现有支付基础设施,并引用巴西PIX系统为例,该系统通过集成稳定币的开放API处理了Polygon全球支付量的10%。
不过Gupta承认,作为资本管制经济体,印度面临不同于美国自由浮动市场的独特限制。
这种资本管控框架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CBDC)对印度尤为重要”,Gupta强调。
他表示,印度可不依赖私营稳定币,而是推出封装版CBDC或其他区块链上符合ERC标准的代币,在维持监管合规的同时促进国际业务。
“我始终抱有希望……我接触的许多团队都希望实现这一目标,”他表示期待印度最终为稳定币创新建立明确的监管环境。
每日简报 Newsletter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